位置:首頁 > 中藥 > 中藥材 > 活血化瘀藥 > 沒藥

沒藥

【藥材名稱】沒藥
【拼音名稱】Mo Yao
【別名】末藥 明沒藥 沒藥 末藥 制沒藥 炙沒藥 醋炒沒藥 生沒藥 生明沒藥。
【科屬】為橄欖科植物沒藥樹或其他同屬植物皮部滲出的油膠樹脂。
【產(chǎn)地】主產(chǎn)于索馬里、埃塞俄比亞及印度等地。野生或栽培。
【性味】【性味、歸經(jīng)】辛、苦,平。歸心、肝、脾經(jīng)。
【功效】活血止痛,消腫生肌。
【中成藥】共有 364 種中成藥使用沒藥: 按摩乳 壯骨藥酒 舒筋定痛酒 骨痛靈酊 外搽白靈酊 十香暖臍膏 天和追風(fēng)膏 復(fù)方南星止痛膏 特制狗皮膏 奇應(yīng)內(nèi)消膏等。
【應(yīng)用】
沒藥的功效主治與乳香相似。常與乳香相須為用,治療跌打損傷瘀滯疼痛,癰疽腫痛,瘡瘍潰后久不收口以及一切瘀滯痛證。區(qū)別在于乳香偏于行氣、伸筋,治療痹證多用。沒藥偏于散血化瘀,治療血瘀氣滯較重之胃痛多用。
【配伍效用】
1、沒藥配伍紅花:沒藥活血止痛,紅花活血祛淤通經(jīng)。二者合用,有活血、祛淤、通經(jīng)、止痛之功效,用于治療血淤所致之心腹疼痛、痛經(jīng)、產(chǎn)后淤阻腹痛及跌打損傷之淤滯疼痛。
2、沒藥配伍五靈脂、香附:沒藥活血止痛,五靈脂活血化淤、止血止痛,香附疏肝行氣止痛。三藥合用,有活血化淤、疏肝行氣止痛之功效,用于治療氣滯血淤之心腹疼痛、痛經(jīng)等。
3、沒藥配伍延胡索:沒藥活血止痛;延胡索活血止痛而行氣。二者伍用,有活血、行氣、止痛之功效,用于治療血淤氣滯之脘腹疼痛、痛經(jīng)等癥。
【用法用量】煎服,3~10g。外用適量。
【使用注意】同乳香。
【采收加工】11月至次年2月,采集由樹皮裂縫處滲出于空氣中變成紅棕色堅塊的油膠樹脂。揀去雜質(zhì),打成碎塊生用,內(nèi)服多制用,清炒或醋炙。
【炮制工藝】
1、醋制:取凈沒藥,加醋拌勻,燜透,置鍋內(nèi)炒至表面光亮?xí)r,取出,放涼。每沒藥100kg,用醋5kg。
2、炒制:取凈沒藥置鍋內(nèi),用文火炒至表面光亮?xí)r,取出,放涼。
3、香附制:取沒藥揀凈雜質(zhì),打碎成小顆?;虼址勰?。加入香附60%研成粉,先將香附粉放在鍋內(nèi)用文武火炒熱后,又放入沒藥拌炒,炒至濃煙上升,呈灰褐色,發(fā)泡松脆,取出,晾涼。
4、麩制:取凈沒藥,大者砸成小塊,置鍋內(nèi)炒至出油時,撒入麩皮,繼續(xù)拌炒至油被麩皮吸盡,藥體發(fā)虛呈珠狀為度,取出,除去麩皮,放涼。每沒藥1kg,用麩皮0.5kg。
5、燈心制:取凈沒藥,大者砸成小塊,置鍋內(nèi)炒至出油時,加入燈心同炒,至油被燈心吸盡,沒藥膨脹呈球狀為度,取出簸去燈心,放涼。每沒藥1kg,用燈心30kg。
6、煨制:取凈沒藥大者砸成小塊。另取沙子置鍋內(nèi)加熱至100℃以上,然后鋪上紙2-3層,上攤沒藥塊,繼續(xù)加熱至出油時,用筷子輕輕翻動,并換紙2-3次,至沒藥呈珠狀,不粘手為度,取出,放涼。
7、煮制:取沒藥,加水浸1日,連同水倒入鍋內(nèi),煮至溶化,濾過殘渣加適量水再煮,濾過,棄去殘渣,合并濾液,濃縮成膏狀,繼續(xù)加熱至黑煙冒盡轉(zhuǎn)冒青煙時,取出,攤放在平面板上(預(yù)先涂有食油),趁熱切成方塊,晾涼。
【現(xiàn)代研究】
1、化學(xué)成分:含樹脂25%~35%、樹膠57%~65%、揮發(fā)油2.5%~9%。尚含水分及各種雜質(zhì)。樹脂的大部分能溶于醚。不溶性部分含α及β罕沒藥酸,可溶性部分含α、β與γ沒藥酸、沒藥尼酸、α與β罕沒藥酚。尚含罕沒藥樹脂、沒藥萜醇。樹膠水解得阿拉伯糖、半乳糖和木糖。揮發(fā)油在空氣中易樹脂化,含丁香油酚、間苯甲酚、枯醛、蒎烯、二戊烯、檸檬烯、桂皮醛、罕沒藥烯等。
2、藥理作用:
(1)抗菌作用:沒藥的水浸劑(1:2)在試管內(nèi)對堇色毛癬菌、同心性毛癬菌、許蘭黃癬菌等多種致病性皮膚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。其抗菌作用可能與所含丁香油酚有關(guān)。
(2)降血脂作用:含油樹脂部分對飼氫化植物油造成的雄兔高膽固醇血癥,有降低血膽固醇含量的作用,并能防止斑塊形成。
(3)其他作用:沒藥(一般用酊劑)有某些局部刺激作用,可用于口腔洗劑中,也可用于胃腸無力時以興奮腸蠕動。沒藥尚能使家兔體重有所減輕。
3、毒副作用:沒藥對局部有較強的刺激性,未經(jīng)炮制或排制不當(dāng),可引起胸中煩悶、臥寐不安、嘔吐、腹痛腹瀉等。制沒藥的主要不良反應(yīng)為過敏,表現(xiàn)為周身不適、面部潮紅、全身皮疹、瘙癢等。因此,孕婦忌用,胃弱者慎用。如出現(xiàn)不良反應(yīng),應(yīng)即停藥,并予抗過敏等對癥處理。
【臨床應(yīng)用】
1、治療軟組織損傷:乳香、沒藥、土鱉蟲、三七各50g,純蜂蜜2kg。中藥研粉,置蜂蜜于鋁鍋內(nèi)煎熬后加入藥粉,攪拌均勻離火,放進24cm×50cm的紗條,浸透后裝入盤內(nèi)備用。用時先行手法整復(fù)術(shù),使其筋脈通順后,外敷浸藥紗條3~5層,繃帶包扎。5天換藥1次。治療200例,均于用藥后2小時基本止痛,24小時基本消腫。有效率100%?!病哆|寧中醫(yī)雜志》1990;14(7):37〕
2、治療乳癰:乳香、沒藥、大黃、蜂房各10g,蜂蜜適量。前4味藥混合研為細末后加適量蜂蜜搗如泥狀,敷蓋于乳房結(jié)塊處,約超出腫脹范圍5cm左右,敷料覆蓋,膠布固定。治療30例,其中腫塊小者,敷藥1~2天,治愈19例;腫塊大者敷藥2~3天,治愈11例。治愈率為100%?!病蛾兾髦嗅t(yī)》1991;12(5):225〕
3、治療睪丸腫痛:沒藥、乳香各9g,玄胡、桃仁、當(dāng)歸、赤芍、川牛膝、穿山甲各10g,甘草3g。水煎,分2次服。治療24例,結(jié)果痊愈14例,好轉(zhuǎn)10例,全部有效。服藥時間最短者7天,最長者26天?!病逗现嗅t(yī)雜志》1991;7(2):41〕
4、治療血栓性外痔:大棗20枚,乳香、沒藥各20g。將上3味藥搗碎成膏并完全融合為一體,備用。用時取上藥適量作成餅狀,敷貼于外痔表面,再外敷紗布,用膠布固定。每天換藥1次。治療42例,均愈。血栓較小者,2~4天即愈;較大者,5~8天而愈,特大者9~12天治愈?!病吨袊啬c病雜志》1991;(3):35〕
5、治療藥物性唇周炎:枯礬、赤石脂、滑石、制沒藥各6g,冰片1g。將前4味藥研成細面后,和冰片研勻,裝瓶密封備用。用生理鹽水先清洗患部,再用上藥粉干撲,敷料外貼,早晚各換藥1次。治療28例,均在5天內(nèi)治愈,皮損全部干燥、瘙癢消失?!病缎轮嗅t(yī)》1991;23(1):26〕
6、以沒藥膠囊(每藥含沒藥浸膏0.1g),每次2-3粒,日3次,療程2個月,共治52例高脂血癥。結(jié)果沒藥有明顯的降膽固醇的作用,總有效率為65.7%,并能明顯降低血漿纖維蛋白原。〔中醫(yī)雜志,1988,(6):45〕
7、用沒藥、金銀花制成煎液,以5-8層紗布浸取藥液,外敷患處,治療192里皮膚病患者,其中急性濕疹67例,慢性濕疹急性發(fā)作42例,接觸性皮炎52例,腳癬合并感染26例。結(jié)果全部治愈。〔中西醫(yī)結(jié)合雜志,1990,(8):492〕
【茶療食譜】
1、沒藥粥
[材料]沒藥10克,大米100克,白糖適量。
[做法]將沒藥擇凈,放入鍋內(nèi),加清水適量,浸泡5-10分鐘后,水煎取汁,加大米煮粥,待煮至粥熟后,白糖調(diào)味服食,或?qū)]藥研末,每取2-3克,調(diào)入粥中,再煮一、二沸服食,每日1劑,連續(xù)3-5天。
[功效]活血止痛,消腫生肌。
[用途]適用于痛經(jīng),閉經(jīng),胃脘疼痛,風(fēng)濕痹痛,跌打傷痛,癰疽腫痛等。
2、沒藥雞子酒方
[材料]沒藥(研末)15g,生雞蛋3枚,陳酒一升。
[做法]上藥先將雞蛋開破,取蛋清置碗內(nèi),入沒藥備用;陳酒加熱,投于碗中拌勻。
[功效]活血化瘀止痛。
[用途]適用于跌打損傷。
3、沒藥酒
[材料]沒藥半兩
[做法]上一味,用酒三盞,將沒藥磨盡,每服一盞,煎沸。
[養(yǎng)生提示]本方來源于《圣濟總錄》。溫服,每次服一盞。適用于產(chǎn)后血暈及腹痛。
沒藥圖片
沒藥
沒藥
沒藥原植物
沒藥原植物
沒藥
沒藥
沒藥原植物
沒藥原植物
手機藥源網(wǎng) | 醫(yī)藥網(wǎng)址 | 醫(yī)藥招商 | 網(wǎng)上藥店 | 醫(yī)藥展會 | 醫(yī)保目錄 | 藥品說明書 | 聯(lián)系我們 | 藥源網(wǎng) All Rights Reserved. 2006-201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