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置:首頁 > 中藥 > 中藥材 > 活血化瘀藥 > 益母草

益母草

【藥材名稱】益母草
【拼音名稱】Yi Mu Cao
【別名】益母、茺蔚、益明、大札、貞蔚、苦低草、野天麻、火被、負擔、郁臭苗、豬麻、益母艾、扒骨風、紅花艾、坤草、苦草、田芝麻棵、小暑草、益母蒿、地落艾、陀螺艾、月母草、旋風草、油耙菜、野油麻、四棱草、鐵麻干、紅梗玉米膏、地母草。
【科屬】本品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的干燥地上部分。
【產(chǎn)地】分布于全國各地。生于野荒地、路旁、田埂、山坡草地、河邊,以向陽處為多。
【性味】【性味、歸經(jīng)】辛、苦,微寒。歸心、肝、膀胱經(jīng)。
【功效】活血調(diào)經(jīng),利水消腫,清熱解毒。
【中成藥】共有 238 種中成藥使用益母草: 復方益母草膏 加味八珍益母膏 益母草顆粒 腎復康膠囊 癃閉舒膠囊 參芪益母顆粒 路路通益母膏 增乳膏 抗宮炎膠囊 復方益母養(yǎng)腎口服液等。
【應用】
1、血滯經(jīng)閉、痛經(jīng)、經(jīng)行不暢、產(chǎn)后惡露不盡、瘀滯腹痛。本品苦泄辛散,主入血分,善活血調(diào)經(jīng),祛瘀通經(jīng),為婦產(chǎn)科要藥,故名益母。治血滯經(jīng)閉、痛經(jīng)、月經(jīng)不調(diào),可單用熬膏服,如益母草流浸膏,益母草膏(《上海市藥品標準.上冊》1980年版);亦可配當歸、丹參、川芎、赤芍等藥用,如益母丸(《集驗良方》);治產(chǎn)后惡露不盡、瘀滯腹痛,或難產(chǎn)、胎死腹中,既可單味煎湯或熬膏服用,亦可配當歸、川芎、乳香等藥用,如送胞湯(《傅青主女科》)。
2、水腫,小便不利。本品既能利水消腫,又能活血化瘀,尤宜用于水瘀互阻的水腫。可單用,亦可與白茅根、澤蘭等同用。用于血熱及瘀滯之血淋尿血,可與車前子、石韋、木通同用。
3、跌打損傷,瘡癰腫毒,皮膚癮疹。本品既能活血散瘀以止痛,又能清熱解毒以消腫。用于跌打損傷瘀痛,可與川芎、當歸同用;治瘡癰腫毒,皮膚癮疹,可單用外洗或外敷,亦可配黃柏、蒲公英、苦參等煎湯內(nèi)服。
【配伍效用】
1、益母草配伍雞血藤:益母草活血祛淤;雞血藤行血補血。二者伍用,有活血補血之功效,用于治療血淤挾虛之月經(jīng)不調(diào)、痛經(jīng)、閉經(jīng)等癥。
2、益母草配伍蒲黃:益母草活血祛淤;蒲黃行血祛淤止血。二者伍用,有活血祛淤止血之功效,用于治療產(chǎn)后淤血惡露不盡或惡露不下。
3、益母草配伍香附:益母草活血祛淤;香附疏肝理氣、調(diào)經(jīng)止痛。二者合用,共奏行氣活血、調(diào)經(jīng)止痛之功效,用于治療氣滯血淤之月經(jīng)不調(diào)、經(jīng)前少腹脹痛、產(chǎn)后淤血腹痛。
4、益母草配伍元胡:益母草活血祛淤;元胡行氣止痛而活血。二者伍用,有行氣活血止痛之功效,用于治療氣滯血淤之痛經(jīng)。
【用法用量】10~30g,煎服;或熬膏,入丸劑。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湯外洗。
【注意事項】無瘀滯及陰虛血少者忌用。
【采收加工】3~4月采收未抽莖的幼苗,稱童子益母草;夏季植株生長茂盛、花未全開時采割地上部分,曬干。
【炮制工藝】
1、童子益母草將原藥除去雜質(zhì)、泥屑,干切成lcm短段(不清潔者需搶水洗),干燥。
2、益母草將原藥除去雜質(zhì)、老梗及殘根,下半段略浸,上半段淋水、潤透,切成1cm短段,干燥。
3、酒益母草取益母草段,噴灑黃酒拌勻,悶潤至酒吸盡,炒干,取出放涼。每100kg益母草段,用黃酒15kg。
【貯藏儲存】
置通風干燥處,防蛀;酒益母草貯干燥容器內(nèi),密閉。
【現(xiàn)代研究】
1、化學成分:含有益母草堿,水蘇堿、益母草定、亞麻酸、β-亞麻酸、油酸、月桂酸、苯甲酸、蕓香苷及延胡索酸。
2、藥理作用:
(1)對子宮的作用:益母草煎劑、乙醇浸膏及益母草堿對兔、貓等多種動物的離體子宮有興奮作用。
(2)對心血管的作用:益母草對離體豚鼠心臟,用異丙腎上腺素造成心肌缺血模型,能顯著增加冠脈流量及相當顯著地減慢心率。靜注益母草制劑使麻醉犬明顯增加冠脈流量,降低冠脈阻力,減慢心率及減少輸出量和左心室作功的作用。
(3)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:體外實驗證明,益母草及其提取物有拮抗ADP誘導的正常動物血小板聚集作用。體內(nèi)實驗亦證明益母草能顯著減少外周循環(huán)中的血小板總數(shù)和肺泡壁毛細血管內(nèi)血小板及其聚集物。益母草對兔肺循環(huán)紅色血栓有顯著溶解作用。
此外,益母草還有增強機體的細胞免疫等作用。
3、毒副作用:益母草毒性很低。益母草注射液給小鼠靜脈注射,半數(shù)致死量為30~60g/kg;益母草總堿給小鼠靜脈注射,半數(shù)致死量為572.2±37.2mg/kg。益母草堿給大鼠腹腔注射,每次2mg,連續(xù)4天,無明顯不良反應。益母草總堿給兔皮下注射30mg/kg/d,連續(xù)2周,對進食、體溫、排便均無明顯影響。用50%益母草干粉的飼料給成年大鼠喂飼80天,未顯示毒性反應或生育能力改變。臨床應用本品,煎劑內(nèi)服或總生物堿制成的(15mg/ml)滅菌注射液用于臨床均未見不良反應;注射液肌注,除有口干、睡眠縮短外,無其他毒副作用。但近期亦有益母草過敏引起急性腎功能衰竭的報告。
【臨床應用】
1、治療病毒性心肌炎:益母草20g,銀花30g,苦參、當歸、黨參各15g,甘草6g,煎湯200ml,分2次口服,用于急性期治療;銀花、益母草、當歸、苦參、麥冬各200g,炙甘草20g,研末沖服,每次5g,每日3次。用于上方治療后的患者和慢性病者。視病情可給予利多卡因、慢心律、異搏停。治療79例,顯效(癥狀和體征消失,心電圖改變恢復正常,穩(wěn)定半年以上)56例,好轉(zhuǎn)(癥狀和體征及異常心電圖有改善)19例,無效4例?!病蛾兾髦嗅t(yī)》1987;(4):546〕
2、治療急性腎炎:益母草60g,大、小薊各30g,有感染者加銀花、板藍根各9~12g;蛋白尿嚴重者加桑螵蛸30g。水煎服,每日1劑,分2次服。一般在蛋白尿消失后繼服2~3周停藥。治療32例,療程10~19天,有效31例(完全緩解者29例),無效1例。有效率為96.9%?!病吨形麽t(yī)結(jié)合雜志》1983;(6):338〕
3、治療慢性腎炎:
a.益母草30g,半邊蓮30g,黃芪、熟地各15g,懷山藥10g,澤瀉15g,山萸肉、丹參各6g,茯苓10g,蘇葉30g,水煎服,治療101例,痊愈32例,總有效率為71.3%。〔《中醫(yī)雜志》1986;(12):38〕
b.益母草30g,當歸、赤芍、川芎、紅花各9~15g,板藍根30g,桃仁9g,銀花30g,白茅根30g,紫花地丁30g,水煎服。治療29例,完全緩解12例,基本緩解10例,部分緩解4例,無效2例,死亡1例?!病缎箩t(yī)藥學雜志》1975;(6):29〕
c.益母草30g,半邊蓮30g,熟地12~30g,山藥12g,青皮6g,茯苓12g,澤瀉12g,丹皮6g,水煎服,每日1劑。治療10例,效果良好?!病逗厢t(yī)藥雜志》1978;(4):26〕
4、治療紫癜性腎炎:益母草15~30g,當歸9~15g,川芎9~15g,杭芍藥9~15g,丹參15g,木香3~6g。水煎服,每日1劑。治療14例,痊愈9例,好轉(zhuǎn)3例,無效2例?!病缎箩t(yī)藥學雜志》1978;(6):40〕
5、治療真性紅細胞增多癥:益母草12g,郁金、川芎、當歸、紅花各9g,隨證加減,每日1劑,水煎分2次服,1個月為1療程。治療5例,效果良好?!病吨嗅t(yī)雜志》1986;(4):40〕
6、治療急性血栓性深靜脈炎:益母草60~100g,紫草、赤芍、丹皮各15g,紫花地丁、生甘草各30g,水煎服,每日1劑,配用大黃糊劑(生大黃粉500g,紫金錠10g,合面粉)涂敷患肢。治療60例,臨床痊愈48例,60例全部有效?!病吨嗅t(yī)雜志》1982;(3):34〕
7、治療蕁麻疹:益母草膏,每次30g,開水沖服,日服2次,連服5日,治療蕁麻疹有一定療效。〔《中醫(yī)藥研究》1980;(4):47〕
8、治療痛經(jīng):
a.益母草60g,紅花、當歸各10g,川芎5g,黑胡椒7粒。上藥用白酒500ml浸泡48個小時即可服用。每日早晚各服1次,每次20ml。連服1個月經(jīng)周期為1個療程。治療284例,其中服藥1個療程經(jīng)來疼痛消失者221例,服藥2個療程疼痛基本消失者66例,服藥3個療程癥狀無改善者7例?!病冻啥贾嗅t(yī)學院學報》1990;13(4):37〕
b.益母草、星宿菜、南五味子根、定經(jīng)草各15g,五色梅花3g,連錢草12g,水煎服,每日1劑,可隨證加減。治療198例,痊愈127例,顯效36例,有效21例,無效14例??傆行蕿?2.93%。〔《廣西中醫(yī)藥》1980;(4):21〕
9、治療小兒過敏性紫癜腎炎:益母草30g,白茅根30g,薺菜花15g,銀花、連翹、大小薊各9g,王不留行12g,三七粉2g(吞服)為主方,水煎服,治療14例,有7例加用昆明山海棠片(每片含生藥0.25g),每次2片,日服3次;1例加用雷公藤片(每片含生藥0.3g),每次3片,日服3次。近期療效為:痊愈13例,好轉(zhuǎn)1例。〔《廣西中醫(yī)藥》1980;(4):21〕
【茶療食譜】
1、益母草茶
[材料]益母草10g、花茶3g。
[做法]用300ml開水沖泡后飲用,沖飲至味淡。
[功效]活血祛瘀,調(diào)經(jīng)消水。
[用途]月經(jīng)不調(diào)、崩中漏下;產(chǎn)后血暈;瘀血腹痛;尿血瀉血;瘡瘍癰腫;急性腎炎。
[來源]傳統(tǒng)藥茶方。
2、益母歸茶
[材料]益母草5g、當歸3g、花茶3g。
[做法]用前二味藥的煎煮液300泡茶飲用,沖飲至味淡。
[功效]養(yǎng)血調(diào)經(jīng)。
[用途]月經(jīng)不調(diào);產(chǎn)后惡露不下;婦女分娩后服用,可助子宮之整復。
[來源]傳統(tǒng)藥茶方。
3、則天女皇茶
[材料]益母草10g、滑石3g、綠茶3g。
[做法]用前二味藥的水煎劑350泡茶飲用。可加冰糖。沖飲至味淡。
[功效]潤膚祛斑,消皺。
[用途]面晦、膚燥、皺紋增多、黑斑。
[來源]傳統(tǒng)藥茶方。
益母草圖片
益母草原植物
益母草原植物
益母草
益母草
益母草飲片
益母草飲片
益母草圖片
益母草圖片
手機藥源網(wǎng) | 醫(yī)藥網(wǎng)址 | 醫(yī)藥招商 | 網(wǎng)上藥店 | 醫(yī)藥展會 | 醫(yī)保目錄 | 藥品說明書 | 聯(lián)系我們 | 藥源網(wǎng) All Rights Reserved. 2006-2016